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讲)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3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讲)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2讲 物质的量浓度
【核心素养分析】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微粒数目。
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从问题和实际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与交流,能够正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
[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及其微观粒子间的关系。
2.了解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建立实验误差分析思维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mol/L)。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表达式:w(B)=×100%。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
物理量
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
以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表达式
cB= 
ω(B)= ×100% 
单位
mol·L-1
【易错警示】
(1)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Na、Na2O、Na2O2NaOH
CO2、SO2、SO3H2CO3、H2SO3、H2SO4
NH3NH3·H2O(但仍按NH3进行计算)
CuSO4·5H2OCuSO4,Na2CO3·10H2ONa2CO3
(2)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和总质量进行计算:
V==。
②两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两液体体积的加和,应依据混合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若题目说忽略体积变化,则总体积可由混合前体积直接相加)
【随堂检测】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      B.
C. D.1 000Vρ(MV+2 240)
【答案】B
【解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mol·L-1。
知识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查合格后,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具体操作如下:
【特别提醒】容量瓶使用的四个“不能”
①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②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用来长期贮存溶液;
③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
④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2.配制过程示意图
(1)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①计算: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5.9 g。
②称量: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
③溶解: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④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100 mL容量瓶中。
⑤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1~2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贴签。
(2)配制流程图示
3.误差分析
(1)分析依据:c==,其中变量为m、V。
(2)分析方法:结合实验操作判断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c/(mol·L-1)
m
V
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
减小

偏低
用滤纸称NaOH
减小

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溅出
减小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定容时,水多,用滴管吸出
减小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增大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增大
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未脱落)
增大

偏高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

减小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减小
定容后经振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