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5课《伤仲永》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3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5课《伤仲永》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文档介绍:
第5课《伤仲永》综合练****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泯然众人矣 A、mín B、mĭn C、mĭ D、 mén
(2)日扳仲永 A、pān B、băn C、făn D、bān
(3)环谒于众人 A、jié B、hè C、yè D、ăi
(4)卒之为众人 A、cuì B、zú C、zhú D、cù
2.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
B.日(每天)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传一(一个)乡秀才观之
D.从(跟随)先人还家
3.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邑人奇之 D、父异焉
4.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B.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C.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父利其然也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彼其受之天也
6.下列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旁近/与之。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稍稍/宾客其/父。
D.不能/ 称/前时之/闻。
7.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文: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为主旨。
B.父利其然也。
译文:他的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文:立刻写出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D.邑人奇之。
译文:邻居都很奇怪他。
8.课文标题“伤仲永”中“伤”是 的意思,“仲永”就是课文中的方仲永,作者“伤仲永”“伤”的是方仲永由一个 沦为“ ”的经历,并由此说明的道理是( )(4分)
A.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学****是成才的关键。
B.先天的察赋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物质利益毁灭人才。
D.乡人称誉使人骄傲。
9.对《伤仲永》一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为一个平庸之人的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对他不加教育和培养。
B.我们从方仲永这个故事要得出这样的教勺11:一个人无论先天条件怎样好,都不能放松后天的学****C.“玉不琢,不成器。”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就是用一个神童的悲剧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
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10.《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字介甫,号 ,北宋时期的 家、 家、 家。(3分)
二、整体感悟(12分)
1.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方仲永最终成为平庸之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谁该为此负责?(3分)
3.读完此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3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