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人教(30)交通与社会变迁(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3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检测人教(30)交通与社会变迁(Word版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30)交通与社会变迁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罗马帝国境内大道总长超过数十万公里,形成了发达的道路网络;印加帝国也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道路的修筑旨在( )
A.满足军事和政治统治需要 B.完善地方的行政制度
C.消除各地文化****俗的差异 D.促进建筑技术的进步
2.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三是北起僰道(今四川宜宾)到达滇池地区的五尺道。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 )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
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3.京城官员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清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
C.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 D.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4.有学者认为,新航路不仅带来了欧洲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亚洲的联系,而且促进了东方与西方以及大洋洲之间的互动。这一认识是基于新航路( )
A.促成了一个环球交通网络 B.改变了东西方之间的航道
C.促进了欧洲的商业革命 D.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政治联系
5.在美国,曾有宗教保守派视铁路为“将不朽灵魂引入地狱的撒旦装备”,但很快“贫困的牧师们匆忙改信了蒸汽机,不久就在机车油门上看见了上帝之手”。大都市气势恢宏的火车站成了与大教堂一样的地标性建筑。这表明铁路建设( )
A.引发了价值观念更新 B.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增强了殖民扩张动力 D.动摇了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6.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以载货车为主导,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较低。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 )
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 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
8.京城官员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B.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
C.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 D.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9.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新鲜的鱼取代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一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民生的改善 B.交通技术进步改变了民众生活
C.福利国家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D.工业化进程加快了农业的进步
10.近代天津民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