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57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专题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春秋战国大变革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我国境内距今约7000一5000年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器,又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并且还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是
A.靠近水源分布广泛 B.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C.历史悠久世界领先 D.定居为主农业发达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这些文化遗址中既有大汶口和仰韶文化为代表的陶器,又有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玉器。并且还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知中国古代出现过彩陶、玉器、还有宗教观念等传播为标志的文化整合过程,主要核心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即形成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靠近水源,A错误;材料只有中国,没有对比项,不能说明当时世界领先,C 错误;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
2.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有明显的社会分化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古城以宫殿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它把中华文明起源前推到与古埃及等文明约同的时间。良渚文化
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异的格局 B.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社会体系
C.丰富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内涵 D.说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
【答案】C
【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诸多信息说明其是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时间比较早,丰富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内容和特征,这也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早,但并不能说明世界早期文明源头一致,故选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从中国早期整体生产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体现,排除A;良渚文化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B。故选C。
3.“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A.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 B.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C.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 D.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良渚遗址发掘了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是证明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明良渚遗址中人类最早学会农业走向定居,排除A项;良渚遗址并非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排除C项;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是启建立夏朝,排除D项。故选B。
4.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 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 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        )
A.母系氏族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父系氏族社会 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故C正确,A错误;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B错误;从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无法得出是早期国家形成时期,排除D。
5.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 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答案】C
【解析】
西周王室在王畿控制区域设置都邑宫馆,在王畿以外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以供周王“巡守”,这些宫馆王帐是周天子管辖地方的地标,适应了周王强化对地方的管控需要,C正确;A错在“直接控制”,排除;宫馆王帐并不是针对异姓功臣,排除B;宫馆王帐专属周王使用,不属于交通设施,排除D。
6.周初实行分封制度以后,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即由过去夏、商之王以诸侯之“兄长”或“盟主”的身份,变而为诸侯之“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 B.贵族政治被打破
C.政治隶属关系有所弱化 D.王权与神权结合
【答案】A
【解析】
据题意可知,周代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周王成为诸侯的“君”,身份更为尊崇,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西周时期贵族政治并没有被打破,政治隶属关系也没有弱化,排除BC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是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A项。
7.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