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03 史料分析题-【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1.7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03 史料分析题-【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03 史料分析题
史料分析题的分值有4分、6分或者12分,尽管这一题型在高考真题中较少出现,但近几年频繁出现于各地的模拟题中,以史料价值题为主。该题型要求学生能够指出史料的形式、性质、意义以及可用于哪些历史研究。也要求学生能够对史料进行分类、补充、比较,指出使用史料应注意的问题、原则和使用情景。
第一步骤:做题之前,要先看史料的五个东西
(1)什么时间的史料
(2)谁写的,谁画的,谁作的?
(3)什么史料形式?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耳相传、录音录像。
(4)哪种史料分类?
(5)讲什么主题?
第二步骤:确定答题结构:总分总
总:材料是选自(材料标题)的(史料形式),是什么时候谁写的,作者的身份,对于研究(材料主题)属于(史料分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xxx的重要史料。
像日记和口述历史属于一手史料。但如果是二手史料,则需要点名。
例如:材料是xx年间xx留下的xx,属于二手史料,但xx生活时代与xxx事情发生的时间相差不多,对于研究....仍具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时间相差不远)
再比如:材料是xx年间xx留下的xx,属于二手史料,但xx是专业的史学工作者,而且材料是建立在大量一手史料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研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时间相差较远)
具体例子:《贞观政要》是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但作者生活的年代与贞观年间相差不远,而且吴兢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学者,对于研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分:3-4点。从史料提取信息点,简单摘抄材料,指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属于历史哪个方面的,再指出可用于研究.......(可用于研究什么一定要答出来)。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开眼看世界,属于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范畴,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人的救亡图存与向西方学****的进程与内容。
总:归纳概况,该史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地方治理、制度建设、经济状况、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物质与精神生活、艺术特色、科技发展水平等。
【补充】史料形式
①:实物史料:遗址、遗存、遗迹、墓葬、文物、壁画、中国画、书法碑帖
②:文献史料:访谈、回忆录、口述历史、日记、书信、契约、账本、官方档案、官修史书、方志县志、族谱家谱、历史学者著作、地图册、文艺作品(漫画、小说、游记等)、报刊杂志、电报、供述
③口耳相传:神话传说
回忆录、口述历史的利弊:利:当事人;亲历者;口语化的方式更生动,更能激发共鸣。弊:个人主观意图和感情色彩;有可能产生记忆偏差;整体性和全面性不够。
文学艺术:一定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文学艺术的创作背景和年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XXX时期的社会现实,但是文学艺术容易存在虚构、夸大等艺术加工成分,不能等同于史实,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来印证,辨别真伪,去伪求真。
【补充】史料使用原则:辨别真伪,去伪求真;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文献史料要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一分史料说一份话,推理严谨;客观公正。(答题时如果材料有出现明显问题就需要把这几句话写进去)
【补充】史料分类:一手史料(当事人、当时人写的,留下的);二手史料:后人编写的,一般是在一手史料的基础上)
(2021·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详解】纵观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是由墓室、佛窟呈现到官府描绘印行的日常生活用品。故其史料运用过程中耕织图史料价值逐渐变弱,艺术价值及相对于官方而言的实用价值的不断上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