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www.jb1000.com
第四专题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直)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掉转,这里指改变)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像)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解析】选C。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少仲尼之闻
C.我之谓也
D.轻伯夷之义
【解析】选C。“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
【解析】选B。A.河:古代专指黄河。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②望洋向若而叹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⑤睹子之难穷
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解析】选B。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