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看着这种________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鸦捕鱼的事了。
(2)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________:“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要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3)火箭渐渐变成一个小亮点,穿出大气层,在人们的________中消失。
(4)一本只有几十页的小书,居然附有占满两页纸的________表,这可真令人深思。
A.喂养 黯然 视觉 勘误
B.饲养 黯然 视野 勘误
C.饲养 暗然 视野 刊误
D.喂养 暗然 视觉 刊误
解析:选B。“喂养”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饲养”仅指物。“黯然”指神色;“暗然”指光线。“视觉”指眼睛的感知能力;“视野”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勘误”即订正;“刊误”意为刊印错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
B.热播电视剧《断剑》中,地下党里应外合全力营救达文秀和提篮桥监狱政治犯的那一集最激动人心。
C.有的股民买卖股票,听到所谓“内部消息”,就不假思索、匆匆忙忙进行操作,结果可想而知。
D.读完这篇文章,包身工遭受的各种非人的待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选D。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不符。
3.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
B.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
C.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D.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解析:选A。A项中的“芦柴棒”是用特征代替本人的名字,所以是借代。B项是比喻中的明喻。C、D两项是比喻中的暗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B.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时代的作品。
C.近几年,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则,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要讲话就要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解析:选C。C项,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
5.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根据文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 )
(1)
(2)
(3)
A.②①② B.①①①
C.①②① D.②①①
解析:选B。(1)①是被动陈述句,以被动者“工房区域”为陈述对象。②是主动陈述句,以主动者“弄堂马路”为陈述对象。联系上下文,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监狱般的“工房区域”,所以必须用被动句式,才能表达准确、语气连贯。(2)①句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②句则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3)①句中的“粥菜”单提出来,一顿一问,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