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二语文《人间词话》十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zip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1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经 典 原 文
10 《人间词话》十则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由分:区别
B.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树立:建树
C.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阑珊:辉煌
D.无矫揉妆束之态 妆束:妆扮
解析:C项,阑珊:稀疏。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B.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C.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解析:B项,“之”为动词,意思是“到”。其余的“之”都是助词“的”。
答案:B
3.下面的诗句属于“有我之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解析:D项,“共远”“同孤”有“我之色彩”,即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
答案:D
4.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B.“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感受变成听觉感受,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是“有我之境”。
C.“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及对春色阑珊的惋惜,是“无我之境”。
D.“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煦春风吹拂,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是“无我之境”。
解析:D项,景物中包含作者的感情,应属于“有我之境”。
答案:D
二、文本研探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5.下列对“词话”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诗词有境界才是上乘之作。有境界,作品自然格调高迈、必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之所以独到绝妙,就是因为有境界。
B.从创作手法上看,“境”有“造境”和“写境”之分,二者界限分明。西方的“理想派”和“写实派”就是这样区分的。
C.“有我之境”宏壮,“无我之境”优美。写“有我之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