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docx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测试
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2. 从《齐民要术》的目录来看,养殖方面的顺序为牛、马、驴、骡、羊、猪;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起来看,二者的内容之比约成79∶21。这说明当时的北魏
A.非常重视畜牧业领域的开拓     B.受到汉族生产方式的影响
C.提升了牛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3. “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指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中原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历史材料都证实了唐代金陵经济的繁荣局面
B.琅邪王氏墓志证实了“衣冠南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C.《史通》和琅邪王氏墓志都详细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历史
D.“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
4. 南方汉人认为北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到北魏后期却不得不承认“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旨在强调()
A.鲜卑族被汉族同化 B.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C.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D.北方战乱社会动荡
5.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6. 在便桥与颉利可汗面对面时,唐太宗首先指出:“我与可汗尝面约和,尔则背之。且义师之初,尔父子身从我,遗赐玉帛多至不可计,何妄以兵入我都畿,自夸盛强耶?今我当先戮尔矣!”以理服人的结果就是唐朝与东突厥缔结了著名的便桥之盟。这表明唐太宗处理与东突厥的民族关系时 ( )
A.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B.剥夺突厥贵族官职
C.改变原有部落组织 D.发展交通推动交流
7.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
A.轻赋省刑      B.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8.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该碑颂扬与期盼的是()
A.仰慕唐朝盛世,扩大朝贡贸易 B.推进唐蕃联盟,保障丝路畅通
C.追念唐蕃和亲,增进汉蕃友谊 D.加强唐蕃合作,抵御佛教入侵
9.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政事堂 ( )
A.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 B.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10. 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科举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