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五、选择题(19~33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 1. 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出土戍边将士文书883件,文书中多次出现“开元四年”的表述。通过该遗址可了解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开元四年”结合所学知识,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故该遗址可能的朝代是唐朝,A项正确;宋朝、明朝、清朝与“开元四年”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 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 ) A. 政治对立 B. 文化交流 C. 经济往来 D. 军事冲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契丹大字是在学****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文字相似不能反映政治对立、经济往来、军事冲突,排除ACD项。故选B项。 3. 据记载,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 ) A. 纺织业 B. 造船业 C. 冶铁业 D. 制瓷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桂林在‘南宋绍兴年间,每年上交给政府的军装布多达一万七千八百多匹’”可知,南宋时期桂林的纺织业十分兴盛,故这一记载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桂林的纺织业,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造船业、冶铁业、制瓷业相关的信息,故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 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 ) A. 诗 B. 词 C. 杂剧 D. 小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C项正确;诗、词、小说属于文学体裁,排除ABD项。故选C项。 5. 雍正五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为( ) A. 册封首领 B. 签订和约 C. 平定叛乱 D. 设置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以监督西藏地方的管理事务”可知,这一举措体现了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方式为设置机构,D项正确;驻藏大臣并未当地的原首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签订和约,排除B项;平定叛乱属于武力征服,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 《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记录的是抗美援朝战争。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到达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B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循序恢复和发展,排除A项;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严重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排除C项;内瓦会议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排除D项。故选B项。 7. 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在内外交困的艰苦条件下,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大会战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 ) A. 王进喜 B. 雷锋 C. 焦裕禄 D. 屠呦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大庆油田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做出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涌现出的典型代表是王进喜。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开钻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被誉为“铁人”,其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A项正确;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公殉职后,***提写了“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