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主要商路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态度,故A、B两项排除;材料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帝国无关,故D项排除。
答案:C
2.“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对东方富庶的描述( )
A.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B.是西欧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
C.反映了东西方社会的差距
D.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
解析:马可·波罗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激起了西欧人到东方寻求财富的欲望,故答案为D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排除A项;传播基督教是西欧人进行远洋航行活动的精神动力,排除B项;马可·波罗关于东方的描述并非完全真实,排除C项。
答案:D
3.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
B.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
C.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D.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解析:“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是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利于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是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推动了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显然历史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
A.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
B.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C.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D.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解析:明朝的远航是指郑和下西洋,西欧的远航则是指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所以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因而没有利润可言;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满足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两者出现巨大反差主要是因为两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C
5.“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