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


小学 六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六年级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一)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乡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③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ù):急忙、立刻。②契(qì):用刀子雕刻。③契者:雕刻的地方,④惑:迷惑、糊涂。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________。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既已纳其自托④ ,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①辄:就。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耳:罢了。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俱乘船避难________
②幸尚宽________
③后贼追至________
④携拯如初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一句的意思。
(3)从文段内容看,你认为华歆和王朗谁优谁劣?写写你的理由。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选出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善:擅长
B.谓:认为
C.乃:于是
D.绝:告别
(2)选出对《伯牙绝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高山,想到了流水。
B.钟子期听到琴声,联想到的景象跟伯牙想的一致。
C.无论伯牙弹琴时想什么,钟子期都清楚他的心声。
D.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是想要怀念钟子期。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吾授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