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3单元 第36课 课时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5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3单元 第36课 课时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ocx
文档介绍:
第3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标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自觉坚持真理,捍卫真理。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正确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公共参与:自觉投身实践。
思维导图
课时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及其基本特征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
对象
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
论等)是认识活动,不是实践
性质
实践是一种改造活动,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特点
理解
侧重点
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
联系
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提醒] ①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②区分实践的特点与意识的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决定认识的表现
表现
理解
认识误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将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获得认识的途径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提醒]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方法论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提醒] 意识与认识的关系
①区别: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对应。
②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内容都是客观的,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链接新教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2)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