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届小题必练1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6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2021届小题必练1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小题必练16: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2019江苏,6,3分)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
【答案】D
【解析】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学校的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使用西方外来文化,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D项;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内容,故排除A项;校歌主张学****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排除B项;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故排除C项。
2.(2019浙江选考,8,2分)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番客篇》
D.《华事夷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编纂的《华事夷言》主要记载的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D项符合题意。《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A项排除。《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B项排除。《番客篇》叙述了华侨的苦难,慨叹国势衰微,疾呼保护华侨权益,维护民族尊严,C项排除。
1.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他认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材料表明(  )
A.爱国实业家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B.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C.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 D.甲午战争推动商业立国思想发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可知他们都认为在商业发展中,要更加重视实业的发展,强调实业的重要性,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实业的重视,而非工商皆本思想,排除A项;“已成为社会共识”表述过于绝对,且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辛亥革命后达到高潮,排除B项;薛福成、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材料中并未提及甲午战争,排除D项。
2.梁启超认为,我国救亡之道,唯有变法自强。所谓变法,其根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这一切要取得成功,就在于变官制。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
A.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 B.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C.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 D.触及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之道在变法图强,而变法要想成功,就要变官制,即要进行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主张变法要变革官制,而非变法带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梁启超提出要变革官制,但如何改变却没有涉及,无法得知其是否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主张变革官制,认识到要进行政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