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提升2 剖析溶解度曲线、破解审题障碍.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7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提升2 剖析溶解度曲线、破解审题障碍.doc
文档介绍:
素养说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属于初中知识体系,气体的溶解度属于知识拓展内容,与之有关的溶度积属于高中知识,本素养属于知识衔接部分。设计本素养,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化学的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所以通过图表,让学生进一步得到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阅读查找数据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1.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
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溶解度曲线
(1)定义:溶解度曲线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该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就叫做溶解度曲线。
(2)曲线举例
(3)应用:利用溶解度曲线选择不同的物质分离方法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若NaCl溶液中含有KNO3,应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若KNO3溶液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题型专练]
题型一 溶解度曲线概念的理解
1.(安徽高考)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的小
B.将蔗糖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有结晶现象
C.温度升高,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t1℃和t2℃时的两份蔗糖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解析 A.由于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B.给蔗糖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则原来溶解在这部分溶剂中的溶质就会结晶析出,故B正确;C.如果只是单纯的温度升高,在不考虑溶剂蒸发的情况下,溶液中若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则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D.由于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只能说这两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但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故D错误。
答案 B
2.(2014·新课标Ⅰ卷,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若***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解析 A项,由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溴酸银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是吸热过程,错误;B项,由图像曲线可知,温度升高斜率增大,因此AgBrO3的溶解速度加快,正确;C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60 ℃时AgBrO3的溶解度约为0.6 g,则其物质的量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