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4课《诗两首》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4课《诗两首》导学练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doc
文档介绍:
第4课《诗两首》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忧郁(yù) 瞬息(shùn) 涉足(shè)
伫立(zhù) 萋萋(qī) 诱人(yòu)
(2)多音字辨析
(3)形似字区别
(4)解词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重点句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的座右铭。表明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未选择的路》前三节描写了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第四节从林中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对“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一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深刻的哲理性。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杰出代表,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俄国文学之始祖”(高尔基语)。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著名诗人。诗集有《波士顿以北》、《山罅》、《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之树》、《在林间空地》等。
(2)背景知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里——它题在邻居奥西波娃的女儿姬姬的纪念册上。这首哲理抒情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诗人的自勉。
【课文结构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这首诗借对友人孩子的劝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坚信光明必将驱走黑暗的思想感情。
《未选择的路》
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引人深思。
【课文写作特色】
1.诗句清新,热烈深沉。
2.运用象征,哲理丰富。
【课本****题提示】
一、这是一道主观题,回答喜欢或不喜欢都可以,并说出一点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有统一答案。
二、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三、背诵名篇,打好文化根基。
【同步达纲练****1)对下列加粗字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瞬息(shùn),眼珠儿一动。
B.伫立(zhù),站着等候,泛指等候。
C.萋萋(qī),形容草长得衰败的样子。
D.忧郁(yōu yù),忧伤,愁闷。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涉足:趟过水进入某种环境。
B.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延绵:延续不断。
C.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D.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3)下列句子中与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A.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B.而那过去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C.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D.我将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