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面颊( ) 薏仁米( )
煨炖( ) 如法炮制( )
家pēi( ) zhēn( )酒
chóu( )谢 甘chún( )
答案:jiá yì wēi páo 醅 斟 酬 醇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写词语,把文句补充完整。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不请自到。
(2)八宝酒, (看到名称就能联想到它的含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答案:(1)一马当先 (2)顾名思义
3.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说说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及好处。
(1)(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参考答案:(1)这个比喻新奇生动,写出了小孩子喝足了甜甜的春酒,吃饱了各种香甜的食物后可爱的形体状态。(2)这句用词很有韵味,“靠”“点”“舔”写出了幼时的“我”乖巧可爱、讨人喜欢,也表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随和。
4.《春酒》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关于思乡的句子,在古诗词里俯拾即是,请你写出几句表现游子思乡的诗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参考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俗。请你写出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
上联:
下联:
横批:
答案示例:(1)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2)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3)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