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仲尼之闻        闻:名声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C.攘人犬豕鸡豚 豕:猪
D.甚入人栏厩 厩:马棚
解析: 闻:学识。
答案:A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见”均表被动;B项“之”,①代词,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C项“向”,①面对,②假使;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辩牛马        B.望洋向若而叹曰
C.始吾弗信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B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面子,脸面。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 B.众闻则非之
C.望洋向若而叹曰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A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节。B项,“非”形容词作动词,非难、指责。D项,“美”形容词作名词,壮美(之景)。
答案:C
6.下列句子与“以为莫己若者”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以亏人自利也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莫己若”即“莫若己”。A项是省略句,即“百川灌(于)河”。B项是宾语前置句,“自”应为“利”的宾语,正常语序为“以亏人利自也”。C项是否定判断句。D项是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答案: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今存《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B.《秋水(节选)》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C.墨子,名翟,鲁人。先秦墨家创始人。“非攻”即反对战争。
D.《非攻(节选)》运用比喻和对比从小事到大事,一步步推理,指出攻人国家的战争是不义的。
解析:C项,“非攻”指反对进攻性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有区别。
答案:C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汉代汉语。(9分)
(1)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3分)
译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