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演练(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椭圆(tuǒ) 脉脉(mò)
峭楞楞(lénɡ) 一椽破屋(chuán)
B.鲈鱼(lú) 倏地(shù)
潭柘寺(zhè) 妖童媛女(yuàn)
C.葱茏(lǒnɡ) 夹袄(jiá)
廿四桥(niàn) 疏朗不羁(lǎnɡ)
D.猗郁(yī) 冠冕(ɡuàn)
黑魆魆(xū) 混混沌沌(hùn)
解析:B项,“倏”应读“shū”;C项,“茏”应读“lónɡ”;D项,“冠”应读“guān”。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 ,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2)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 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惯的人。
(3)学好语文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功底,而且需要浓厚的学****兴趣,同时还需要认真思考,反复 的良好思维****惯。
A.不齿 遵守 捉摸
B.不耻 遵循 捉摸
C.不齿 遵循 琢磨
D.不耻 遵守 琢磨
解析:“不耻”,不以为耻。“不齿”,看不上、瞧不起,表示极端鄙视,合乎语境。“遵守”指不违背,与标准保持一致。“遵循”强调遵守并依循着办,与“规律”搭配。“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如“难以捉摸”“捉摸不定”等。“琢磨”指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思索,考虑。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营时间虽然才三天,营员们从开始的无精打采到现在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他们的学****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每年秋收之后,有许多农民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一时烽烟四逼,影响了飞机的安全起降。
C.他年老多病,很多时候难免心情不好,所以整天显得蓊蓊郁郁,精神倦怠,萎靡不振。
D.这几盆花因缺肥料,花苗的叶子又黄又瘦,他赶紧买了几包肥料给花苗施肥,真是揠苗助长。
解析:B项,“烽烟四逼”,四处有报警的烽火,指边疆不平静。在句中取其表面“烽烟”义,属望文生义。C项,“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在句中与语境不符,搭配对象也不正确。D项,“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句中没有“违反规律”的意思,用在句中,属望文生义。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回乡过年是一次温暖的旅程,当不少漂泊者把房价压力、职场纷扰等抛在脑后,却发现梦中的故乡已恍如隔世,从而生发出“故乡去哪儿了”。
B.中国会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C.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出现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玉米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下滑,其他地区则呈现量缩价涨局面。
D.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继续深入开展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立环保综合督查机制,适时拓展综合督查工作。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可在句末加“的感慨”;C项,表意不明,“东北和华北大部分地区”有歧义;D项,搭配不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