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矩:超过规矩
B.君子固穷 固:本来
C.长而无述焉 述:无所作为
D.六十而耳顺 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
自己的各种评价
解析:选B。固:坚持、坚守。
2.与“君子固穷乎”中“穷”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寇勿追 B.理屈词穷
C.穷奢极欲 D.穷思极想
解析:选A。A项与例句中的“穷”都是“困窘、走投无路”之意。B项“穷”为“穷尽”之意。C项“穷”为“极端”的意思。D项“穷”为“用尽”之意。
3.下列关于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十有五而志于学 ②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③以杖叩其胫 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解析:选D。①句中“而”表顺承关系;②句中“而”表转折关系;③句中“其”是代词,译为“他的”;④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表现了孔子从少年时代求学开始直到逐渐走向“仁者”的长期过程。
B.第二段话表现了孔子对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
C.第三段用比喻的说法,说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人的意志。
D.第五段通过动作描写,表明孔子对没有修养的人的极度蔑视,从而树立起一个疾恶如仇的君子形象。
解析:选D。D项中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
二、语言运用
5.“寂寞”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寂寞。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或思想性格;使用比喻或排比手法;不超过30字。
例:卡夫卡是一只寒鸦,寂寞地在一座找不到入口或出口的“城堡”里飞翔。
(1)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雪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孔子是一只仁的孤雁,寂寞的车轮碾过多少晨昏与冷漠的脸。
曹雪芹如雪的寂寞,是黛玉的葬花,是宝玉的悲歌,是十年血泪。
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全国首款以孔子以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发行。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用作奖符,对应不同级别的奖金:如一等奖奖符为“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