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2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1课时 必备知识——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知识清单
[基本概念]①同素异形体;②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④分散系;⑤胶体
[基本规律]①物质的转化规律;②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知识点1 物质的组成及分类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与微粒间的关系
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物质: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物质
①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FeSO4·7H2O等)属于纯净物;②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乙烯等)属于混合物。
(3)元素在物质中的两种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
①概念: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②形成方式
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
例如,O2和O3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例如,金刚石、石墨、C60等
③性质差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其化学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①由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但该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如O2、O3的混合气体是混合物。②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
和D2、H2O和D2O。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应用示例——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应用示例——从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
(3)常见无机物的树状分类法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
(1)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海南卷)MgO和Al2O3都属于***氧化物(×)
(3)(广东卷)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4)(山东卷)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5)(安徽卷)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酸反应,所以是***氧化物(×)
[通关2] (2020·天津卷)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
A.NaOH       B.NaCl
C.NaClO D.Na2CO3
C [“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次***酸钠,C正确。]
[通关3] (人教必修1·P29,1题改编)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②海水、③Fe、④CuO、⑤H3PO4、⑥NaOH、⑦Na2CO3·10H2O、⑧盐酸、⑨CH3COOH、⑩纯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⑧属于混合物,①④属于氧化物
B.⑤⑨属于酸,⑥⑩属于碱,⑦属于盐
C.⑨属于有机物
D.属于单质的是③,⑤属于三元弱酸
B [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
[通关4] (新教材链接)(人教必修第一册·P12,1题改编)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从负极连续通入,从正极连续通入,二者在电池内部(含有或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同时产生电能。除了H2,、等也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目前已研制成功燃料电池,它可以代替为汽车提供动力,也可以用作照明电源等。
(1)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3)从物质的类别角度分析,①、②、⑧都属于________;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⑨⑩ ⑤ (2)③ ④ ⑥⑦⑩ (3)单质 ②
知识点2 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①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只有旧化学键的断裂,或只有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不是化学变化,例如,HCl气体溶于水只破坏共价键,不是化学变化。②原子核的聚变、裂变不是化学变化。
(2)常见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
化学
变化
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与裂解;蛋白质的变性;结晶水合物的脱水;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电解;水解等
物理
变化
焰色反应;活性炭(或胶体)的吸附;渗析和盐析;萃取和分液;蒸馏、升华等
2.物质之间的转化
(1)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分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