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第15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精讲)(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5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第15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精讲)(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5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精讲)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出题,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核素与同位素的概念及表示方法;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及粒子“量”之间的关系;③化学键类型与存在的判断;④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预计今后高考考查的重点仍会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来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定量计算,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方向延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及性质;二是原子结构及各粒子“量”之间的关系;三是8e-结构判断及等电子微粒的判断及应用,如10e-、18e-微粒;四是化学键类型的判断与化合物类型的判断;五是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考查方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测试角度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学键类型判断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在填空题中常常和元素推断的内容结合起来,借以考查学生对元素或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
【核心素养分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原子结构认识逐步深入的演变过程认识模型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网络构建】
【知识梳理】
知能点一 原子结构与核素、同位素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粒子
(2)微粒之间的等式关系
1)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Mg2+的核外电子数是10。
③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Cl-的核外电子数是18。
(3)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特别提醒】①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H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③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
④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Li+为2个电子稳定结构。
2.元素、核素、同位素
(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同位素的特征
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一般不变。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4)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
核素
U
C
H(D)
H(T)
O
用途
核燃料
用于考古断代
制氢弹
示踪原子
(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联系与区别
①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H、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C、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C、N。
③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④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单质。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有六种:H2、D2、T2、HD、HT、DT,他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⑤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如水分子有H2O(普通水)、D2O(重水)、T2O(超重水)等。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3.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即:Ar(E)=Ar1×a%+Ar2×b%+Ar3×c%+…,其中a%+b%+c%+…=1。
(3)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该核素的质量数。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的质量数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即:Ar(E)=A1×a%+A2×b%+A3×c%+…,其中a%+b%+c%+…=1。
知能点二 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的运动特征
运动速度很快,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极大不同:不能同时确定速度和位置,不能描绘动轨迹。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