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1 化学实验
【考纲导向】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了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要求,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了解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天平、酸碱滴定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4.了解对物质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5.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6.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实验研究中的意义,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7.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8.能根据物质的特性,运用过滤、蒸发、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物质。了解层析是一种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
9.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10.能发现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研究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
11.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能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和改进。
12.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和事实,并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命题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实验研究发现,以物质的制备流程、物质的性质探究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及评价能力已成为高考实验的首选。近年高考综合实验试题往往是在教材实验、演示实验或考生已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新情镜,提出新问题,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对实验过程的评价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题干给予的新信息,预测实验现象等。(2)药品使用创新、仪器功能拓展、实验操作改变创新和实验操作新途径开辟等。(3)面对新情境,能够正确提取并处理信息(准确提炼规律、严密推理分析、做出合理解释等)。(4)面对新问题,能够全面深入思考,合理优化结构,准确深刻评价等。
核心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
1.可加热仪器
仪器
名称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蒸发皿
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且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 23
坩埚
用于灼烧固体物质,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圆底烧瓶
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
锥形瓶
振荡时瓶内液体不能溅出
烧杯
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2.计量仪器
仪器
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天平
称量药品(及仪器)的质量(精度0.1 g)
(1)称量前先调零;
(2)托盘上应垫纸,腐蚀性药品应盛于玻璃容器内称量;
(3)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
(4)1 g以下用游码
量筒
量取液体的体积(精度0.1 mL)
(1)不可加热,不可用于配制溶液或作反应容器;
(2)应根据量取液体的体积选用合适的规格,原则为“大而近”;
(3)无0刻度线
3.常用的分离、提纯仪器
仪器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于过滤;(2)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3)倒扣在液面上,用于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装置
(1)滤纸与漏斗内壁应严密吻合,用水润湿后,中间不得有气泡;
(2)过滤时,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长颈漏斗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将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4.其他常用仪器
仪器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试剂;
(2)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液体
(1)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2)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置和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
(1)广口瓶用于贮存固体试剂,瓶口内壁磨砂,并配有磨砂的玻璃塞;
(2)细口瓶用于贮存液体试剂,有无色和棕色两种,棕色瓶常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试剂
(1)不宜盛放易挥发物,盛碱性物质时还应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2)盛放氧化性试剂时一定要用玻璃塞
用于收集、贮存少量气体或做固体的燃烧实验
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是磨砂;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1)搅拌(固体溶解或液体蒸发时);
(2)引流(过滤或向容量瓶中注入溶液时);
(3)蘸取试液或黏附试纸
搅拌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