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2页1.8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
文档介绍:
考点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备考策略】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在学****本讲时要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
2.复****本讲时注意将近代经济放置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分析这一大时段的西方经济发展情况,并进行中西对比,找出中西方的差距,并分析原因。
3.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本讲的易错易混点,学生在备考时需多加注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在学****本讲时要用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从新的角度审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分析、评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重要考向】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19世纪中期)
1.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国内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3)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
2.表现: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表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耕”“织”分离);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纺”“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且日益服务于国际市场的需要。
3.影响:(1)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推动了中国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二.洋务运动与洋务企业的创办(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向西方学****的新思潮萌发。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自强”“求富”。
3.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影响: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表现?经济、军事、教育、思想、外交等)。
【历史解释】洋务运动的特点
(1)从目的看:从***国内人民的反抗,到应对边患,维护封建统治。
(2)从过程看: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3)从投资形式看: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4)从内容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教育近代化启动。但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日程。
(5)从结局看:由于内外因素,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
2.表现: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出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3.影响: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
1.背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2.表现:民间出现办厂热潮,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发生。
[一语点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历史解释】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
(1)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
(2)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生产方式产生并扩展。
(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
(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
(5)买办阶层、民族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
【概念阐释】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就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思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主要以张謇等为代表,主张以发展实业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并依靠这种体系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表达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