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第1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精讲)(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0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第1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精讲)(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精讲)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高考中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单独考查的题目较少。常与晶体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方程式及化工流程相结合,重在考查考生创新思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推断题为主,难度适中。
【核心素养分析】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根据碳、硅的结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碳、硅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碳、硅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光导纤维、硅电池、半导体材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网络构建】
【知识梳理】
智能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碳单质
(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碳纳米管等,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
a.与O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O2不足:2C+O22CO;
②O2充足:C+O2CO2。
b.与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与CuO反应:2CuO+C2Cu+CO2↑;
②与Fe2O3反应:Fe2O3+3C2Fe+3CO↑;
③与CO2反应:CO2+C2CO;
④与水蒸气反应:C+H2O(g)CO+H2(制水煤气);
⑤与SiO2反应:SiO2+2CSi+2CO↑(制粗硅);SiO2+3CSiC+2CO↑(制金刚砂)
c.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①与浓硫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②与浓***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3)碳单质的用途:
①金刚石结构坚硬,作玻璃刻刀、机器钻头、装饰品等;
②石墨的细鳞片状结构质软、导电性、滑腻性、耐高温 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坩埚;
③木炭和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吸附食品色素、除臭、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等;
④作燃料,用于家庭取暖、做饭等;
⑤作还原剂:冶炼金属,如冶炼金属铜、铁等。
2.CO和CO2
(1)物理性质
色态味
密度(比空气)
水溶性
毒性
CO
无色、无
味、气体

难溶

CO2

能溶

(2)化学性质
①C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O2、金属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如与Fe2O3反应:Fe2O3+3CO2Fe+3CO2。
②CO2是典型的酸性氧化物,也具有氧化性。
a.酸性氧化物
①与水反应:CO2+H2OH2CO3
②与碱反应:CO2少量:CO2+2NaOH===Na2CO3+H2O;CO2足量:CO2+NaOH===NaHCO3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O2+CaO=CaCO3
④与Ca(ClO)2盐溶液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CO2少量);
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CO2过量);
b.氧化性
①与C反应:CO2+C2CO;
②与Mg反应:2Mg+CO22MgO+C
【特别提醒】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问题:向BaCl2或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由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不会产生BaCO3或CaCO3沉淀。
3.碳酸和碳酸盐
(1)碳酸
二元弱酸、不稳定,常用CO2+H2O代替H2CO3,但酸性比苯酚、次***酸强。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的比较
正盐(CO)
酸式盐(HCO)
溶解性
只有钾、钠、铵盐可溶
一般都可溶
热稳定性
正盐>酸式盐
溶液pH
同浓度:正盐>酸式盐
相互转化
COHCO
4、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①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
②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
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
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
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
智能点二 硅及其化合物 
1.硅
(1)硅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常温
①与氢***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4HF===SiF4↑+2H2↑;
②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
③与F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F2===SiF4
b.高温
①与O2反应:Si+O2SiO2。
②与Cl2反应:Si+Cl2SiCl4
(3)硅的工业制法
①原料:石英砂和焦炭
②制备:SiO2+2CSi(粗)+2CO↑
③提纯:Si(粗)+2Cl2SiCl4;SiCl4+2H2Si(纯)+4H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