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0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91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0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文档介绍:
考点0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备考策略】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考查往往较简单,复****重点是理解基本概念及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近年未考具体内容,掌握基本史实即可;今后高考仍将重点考查选择题,要求不会太高;从考查角度上看,(1)理解和比较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等基本概念。(2)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此外,古代史比较适合考查史学基本方法,应多关注此类题型,适度提升史学核心素养。
预计2022年的高考会以历史核心素养为指导,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分析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
【重要考向】
一、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
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
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
(1)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的主体是同性子弟。
(2)诸侯权利:在自己的封疆内,可以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特点
(1)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2)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秩序。(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影响
(1)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2)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认同,使周的政治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受封的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问鼎”是其表现。是春秋战国各国纷争的根源)
2.西周的宗法制
含义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目的
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核心)。(2)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特点
(1)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
【概念阐释】“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是小“国”,“国”是大“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要点突破】
1.分封制蕴含着国家统一
(1)分封制使统一的制度在统治疆域内得以普遍实行,改变了商朝内外服制度下王畿内外松散的联盟关系。分封制确立了严格的君臣关系,政治格局由之前的诸侯承认天子转变为天子封立诸侯,由不同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变为同一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分封制使地方的权力来源于中央(周王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2)分封制下,受封者及其部属与封地的土著族群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西周的思想文化在分封制的影响下也被传播到各地,这有利于统一的文化认同的形成,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
(1)“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
(2)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统一的帝国中,亲亲的宗法原则通过儒家的鼓吹与发挥,成为专制政治的一种补充。
(3)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惯性力量:几千年来,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治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典例】
1.(2021·江苏南京三模)西周晚期师?簋铭文记载,周王派师?率领齐师和其他武装平息东国淮夷的叛乱并顺利班师。同时期的晋侯苏编钟铭文也记载,周王命令晋侯苏协同自己亲征,参加对东方“夙夷”的作战,晋侯苏因战功多次受赏。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王室权威尚未受到冲击 B.客观推动华夏认同的形成
C.铭文记载反映历史全貌 D.诸侯的权力义务实现统一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周王室同少数民族的作战,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B项;西周晚期王室衰微,且材料不涉及王室权威问题,排除A项;铭文只能反映历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貌,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诸侯随从作战的义务,不涉及诸侯的权力,排除D项。
2.(2021·山东济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表1是文献中关于周公的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