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暑假作业10——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暑假作业10——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暑假作业10——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以下对这首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代了送别的地点。
B.“青山”“白水”色彩明净。
C.渲染了忧伤、孤寂的氛围。
D.整幅画面蕴含惜别之情。
2. 以下诗句中描写当时送别场面的一项是( )
A.孤蓬万里征 B.浮云游子意 C.落日故人情 D.萧萧班马鸣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C. 有误。《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本诗营造了一种友人送别但并不悲伤的氛围,整体上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朗的画面。故选C。
【2题详解】
A. 孤蓬万里征:写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不是描写送别场面;
B. 浮云游子意 :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表达无限关切之意。不是描写送别场面;
C. 落日故人情 :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不是描写送别场面;
D. 萧萧班马鸣:写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的送别场面。送别友人时,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故选D。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突出诗人出游之心切。
B.颔联描写了后禅院的环境,禅房里花木长势茂盛。
C.颈联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愉悦、宁静的内心感受。
D.尾联以声衬静,营造出佛门圣地忘情尘俗的意境。
4.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唐代诗人常见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全诗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尾联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来映衬山寺宁静的气氛。
【答案】3. B 4. B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 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禅房花木深”指禅房前后花木繁茂,不是禅房里。
故选B。
【4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B. 诗人以游破山寺后禅院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和宁静,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并不是写了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故选B。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 从内容上看,上片用______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