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甲卷文科)(全解全析).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7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甲卷文科)(全解全析).docx
文档介绍:
试卷第20页,共19页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甲卷文科预测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1.已知集合,是偶数集,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偶数和交集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在集合中,-2,0,2是偶数,所以.
故选:D.
2.已知复数满足,则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求出,即可得出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
【详解】由,得,
所以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是.
故选:B.
3.函数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
试卷第2页,共19页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特殊值及极限思想即可分析得出.
【详解】由,故D错误,
当时,,A,B错误.
故选:C.
4.已知点,,向量,,则与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由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求得,,结合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
则与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A.
5.已知是双曲线上的一个动点,且点到的两个焦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6,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4,则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不妨设双曲线方程为,表示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到,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从而求出,即可得解.
试卷第4页,共19页
【详解】解:不妨设双曲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即,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所以,
由双曲线的焦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为,即,
所以,
所以的离心率.
故选:B
6.某市年月至年月的平均气温折线图如图,则(    )
A.平均高温不低于的月份有个
B.平均高温的中位数是
C.平均高温的极差大于平均低温的极差
D.月平均高温与低温之差不超过的月份有个
【答案】C
【分析】根据折线图数据,结合中位数、极差的定义依次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详解】对于A,平均高温不低于的月份有年月和年月,共个,A错误;对于B,将各个月份数据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序后,可得中位数为,B错误;对于C,平均高温的极差为,平均低温的极差为,则平均高温的极差大于平均低温的极差,C正确;
对于D,月平均高温与低温之差不超过的月份有年月和年月,共个,D错误.故选:C.
7.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4 B. C.2 D.
试卷第4页,共19页
【答案】A
【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倍.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找到可行域内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的点,求解即可.
【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可知,
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可行域内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倍.
数形结合可知,可行域内到直线l的距离最大的点为,
且点A到直线l的距离,
则的最大值为4.
故选:A.
8.已知表示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A. B. C. D.
【答案】C
试卷第20页,共19页
【分析】列举出每次算法步骤,即可得出输出结果.
【详解】执行第一次循环,,,,

执行第二次循环,,,,

执行第三次循环,,,,

执行第四次循环,,,,
,退出循环,输出.
故选:C.
9.记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等比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n项和(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由,,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及,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求出答案.
【详解】因为,,
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所以,则,
由,可知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试卷第6页,共19页
故选:D.
10.已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相等,,,分别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②;③;④平面.
A.1 B.2 C.3 D.4
【答案】C
【分析】连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