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微专题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学案——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考点·题型·技巧》精讲与精练.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8页1.1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微专题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学案——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考点·题型·技巧》精讲与精练.docx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7页
微专题: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
【考点梳理】
1. 等比数列的概念
(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q(n∈N*),或=q(n∈N*,n≥2).
(2)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此时,G2=ab.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1)通项公式:an=a1qn-1. 该式又可以写成an=·qn,这表明q≠1时,an是常数与指数函数(关于n)的乘积.
(2)前n项和公式:Sn=
当q≠1时,该式又可以写成Sn=-·qn,这表明q≠1时,Sn的图象是指数型函数y=-Aqx+A图象上一群孤立的点.
3、解决等比数列基本运算问题的两种常用思想
方程的思想
等比数列中有五个量a1,n,q,an,Sn,一般可以“知三求二”,通过列方程(组)求关键量a1和q,问题可迎刃而解
分类讨论的思想
当q=1时,{an}的前n项和Sn=na1;当q≠1时,{an}的前n项和Sn==
【题型归纳】
题型一: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量计算
1.在等比数列中,已知,,则(     )
A.20 B.12 C.8 D.4
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3项积为8,,则(       )
A.8 B.12 C.16 D.32
3.已知在递减等比数列中,,,若,则(       )
A.6 B.7 C.8 D.9
第 2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7页
题型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量计算
4.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A.64 B.42 C.32 D.22
5.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的公比q=(       )
A. B. C. D.2
6.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意思是:有五尺厚的墙,两只老鼠从墙的两边相对分别打洞穿墙,大、小鼠第一天都进一尺,以后每天大鼠加倍,小鼠减半,则在第几天两鼠相遇?这个问题体现了古代对数列问题的研究,现将墙的厚度改为10尺,则在第(       )天墙才能被打穿?
A.3 B.4 C.5 D.6
【双基达标】
7.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公比.若,且对任意的都有,则(       )
A.12 B.20 C.11 D.21
8.已知等比数列中,,公比,则(       )
A.1 B. C.3 D.
9.已知等比数列中,,,则(       )
A.1 B.2 C.±1 D.±2
10.等比数列中,,,为的前项和.若,则的值是(       )
A.6 B.7 C.8 D.不存在
11.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存在两项,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
A.9 B. C. D.
12.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衰分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次日织几问?其意为:一女子每天织布的尺数是前一天的2倍,5天共织布5尺,请问第二天织布的尺数是(
第 3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1页,共7页
       )
A. B. C. D.
13.在下列的表格中,如果每格填上一个数后,每一横行成等差数列,每一纵列成等比数列,那么的值为(       )
2
4
1
2
x
y
A.2 B.3 C.4 D.5
14.在各项为正的递增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 D.
15.已知各项均为正数且单调递减的等比数列满足、、成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且,则(       )
A. B. C. D.
16.已知等比数列中,,则公比(       )
A.9或-11 B.3或-11 C.3或 D.3或-3
17.标准对数视力表(如图)采用的“五分记录法”是我国独创的视力记录方式.标准对数视力表各行为正方形“E”字视标,且从视力5.1的视标所在行开始往上,每一行“E”的边长都是下方一行“E”的边长的倍,若视力4.0的视标边长为,则视力4.9的视标边长为(       )
第 4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