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42课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9页48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42课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教案.doc
文档介绍:
第42课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本课主要阐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伴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们的劳作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主要表现在:
1.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发展到铁器,劳作方式也从集体耕作逐步发展为家庭式或庄园式劳作;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出现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两种方式。
2.近代: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先导,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工具走向机械化和电气化,工厂制度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3.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科技革命开始并逐步深入,生产工具呈现出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对人类的劳作方式、文化生活等产生革命性意义。
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2.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材质
制作及方法(材质)
应用(形制)
石器
从打制发展到磨制,工序较多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青铜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人类逐渐掌握青铜冶炼技术,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农具数量有限
铁器
(1)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2)中国南北朝时期,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铁农具改革
(1)战国至秦汉时期:由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和生铁柔化技术的发明,韧性铸铁农具逐渐推广使用。
(2)唐宋之际:由于“炒钢”技术的发展和“灌钢”冶炼法的进步,逐渐推广使用钢刃熟铁农具,大型厚重农具得以取代小型而壁薄的韧性铸铁农具。
(3)明清时期:明代中期以后,“擦生”铁农具推广使用,锄、镰等小农具采用“生铁淋”技术,制成“擦生”铁农具。“擦生”即在熟铁制成的农具刃部,使用熔化生铁淋口,再经过入水冷处理,制成刚劲的“擦生”铁农具。
2.灌溉工具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改进翻车;唐朝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畜牧业工具: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喂马。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就官营手工业本身而言,这些生产单位的规模都很大,可以进行内部的精细分工。统治者又以政治权力组织了技术力量
,这些集聚在一起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发明了更新、更有效率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也系统地不断培训技术工人。这种种后果都透过各种方式逐渐扩散至民间。所以在中国早期历史上,官营手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使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加快了步伐。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1)中国: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的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元朝以后,纺织机在农耕家庭不可或缺。
(2)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工具: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
3.冶金工具:锻打工具有土炉、锤、锉等;铸造工具有坩埚、范等。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
(1)条件:随着铁器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
(2)表现
家庭式
庄园式
中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西方
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及
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坞堡
(1)产生:坞堡,又称坞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于王莽天凤年间(公元14-19年)。当时北方大规模饥荒,社会动荡不安,豪富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且耕且战,自保自存。
(2)发展: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且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故百姓多被迫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
,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坞堡后来又演变成南宋的义军、清代的团练。
2.手工业
(1)劳作方式:包括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两种。
(2)传承: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
(3)管理: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大机器生产
(1)条件: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