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教】.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重点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教】.docx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重点、难点
1、古代帝国的兴衰及文明交流。
2、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3、分析帝国战争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形成正确认识。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至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
知识点一 西欧封建社会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形成条件:①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②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
2、内容:①国王或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3、特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一方面,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另一方面,封建领主各自为政,分裂割据)
4、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①封建等级制度;②分裂割据。
注意: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许多特权,而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的。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形成发展: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自耕农份地、农奴份地)
3、居民构成: 领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基本特征:
(1)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①领主的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③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2)庄园秩序的维护: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中古西欧的王权
(1)西欧王权的衰落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般封臣的权力。
(2)西欧主要王权国家
①英国: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国:法国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到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中古西欧的城市
(1)城市的兴起
时间: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动因: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②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城市争取自治权
目的:争取自治。方式:-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3)城市兴起的影响:①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②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③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3.中古西欧的教会
(1)教会的经济特权
教会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教会的等级制度
①教会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