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秘籍01 高考考前必记核心知识点扫描——中国古代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7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秘籍01 高考考前必记核心知识点扫描——中国古代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doc
文档介绍:
秘籍01 高考考前必记核心知识点扫描
——中国古代史
01
01 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阶段特征】
先秦指我国秦统一前的历史时期,是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由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
【考点扫描】
1、政治:①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②奴隶社会: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诸侯国进行改革(变法),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②奴隶社会: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文化:①原始社会: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②奴隶社会:西周治国由强调神权色彩到“敬天保民”,尤其是凸显人伦、道德、宗法(血缘)等观念,带有理性和人文主义色彩。
③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民族关系: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核心概念】
【王位世袭制】:夏朝确立,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继承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礼乐制度】:即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一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社会转型】:指某一时期发生的密集的、大范围的、根本性的、影响了几乎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社会变化,主要包括体制转型、社会形态变迁、社会结构变动等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01
02 秦汉——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阶段特征】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也是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考点扫描】
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