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纲要.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知识纲要.doc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
单元概述:
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不少生产工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较为稳定。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典型的劳作方式。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智能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社会前进的速度,使得生产方式的变革此起彼伏,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飞跃,也给人们的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单元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第四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了解人类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本课难点: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本课难点:铁在生产工具中的运用情况;
知识概要
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
1. 人类的耕作工具,材质大体经历了从石、木、蚌到铁的变化。
2. 早期石器是打制石器,如石斧、石刀;后期出现磨制石器,如石铲、石犁等,还有钻孔技术。
3. 约距今五千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不过青铜农具数量较少。
4.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5.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中国广泛使用。南北朝时期,使用灌钢法制作农具。
6. 古代畜牧业的工具设施有:圈厩、弓箭、渔网、马槽等。
7. 灌溉工具的发明
(1)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2)我国在东汉末年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进行了改进。唐朝出现了筒车。
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 纺织业 (1)约三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2)新石器时代后期,中国古人已经使用陶纺轮。
(3)汉代普遍使用纺车,并开始使用提花机。
(4)元代以后,织布机成为农耕家庭必备的生产工具。
2. 陶瓷业
(1)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来制造陶器。
(2)新时期时代晚期,开始采用坯车来制坯。
(3)南朝时,把坯件放在匣钵中。
(4)唐宋时,在器物底部放置支钉。
3. 治炼业
(1)古人用煅打金属原料的方式制作小型器具,工具包括土炉、锤、锉等。
(2)后来还采取铸造的方式制作大型金属器具,工具包括坩锅、范等。
(2)中国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的范。战国以后出现了大量铁农具的范。
部门
主要工具
基本情况
纺织业
骨针,陶纺轮,纺车,提花机,织布机
陶瓷业
坯车,匣坯 ,支钉
治炼业
土炉,锤,锉;坩锅,范等
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
1. 农业家庭式劳作 工业时代前,各国普遍采用。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确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
2. 农业庄园式劳作 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中世纪欧洲长期存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
3. 手工业有家庭式劳作,作坊式劳作等形式。手工业者职业世代相袭,政府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标要求: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