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9页1.3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三 宋元至明清:多民族政权由并立到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理线索——归纳主要特征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线索1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是古代文明的成型时期。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通过分权与收权加强专制集权;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强的同时边疆压力和财政危机突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富国强兵作用。
线索2 辽夏金元的统治
辽夏金元(916—1368年),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积极学****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交融。源于漠北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先后灭掉西夏与金,建立元朝。元朝在中央与地方分别实行中书省与行省制度,民族关系的进一步交融与稳定,促使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
二、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线索1 辽宋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作物熟制的变化、粮食产量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导致了宋代人口的增加。这一时期南方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元代重新整修大运河,开拓海运。农业效益增加也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下,门第观念减弱,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线索2 辽宋金元的文化
辽宋夏金元文化的特点是承袭隋唐,有所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三大发明成熟并外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巩固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三、明朝的建立和清朝的统一、鼎盛和危机
线索1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专制集权趋于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稳固。政治上,废宰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并出现宦官专权;海疆治理上,郑和下西洋,扬威异域;内陆边疆治理上,与蒙古关系由战到和,对西藏地区和东北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16世纪末17世纪初,满洲势力崛起并建立清朝。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同年,清军入关,迁都于北京。
线索2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康雍乾时期,出现“康乾盛世”。清朝设立军机处,厉行文字狱,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平定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对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由盛转衰。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线索1 明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
自明朝中叶起,封建经济一度呈现繁盛局面,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均出现了新因素。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升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必然联系,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雇佣关系的出现使中国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线索2 明至清中叶的文化
经济发展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提倡自由,反对专制。小说戏曲反映了明清社会的世俗化倾向。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西学东渐之风对明清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7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
金元的统治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北宋建立后,相继消灭南北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行政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财政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机构权力
中央
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地方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