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提升课(三).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7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提升课(三).docx
文档介绍:
专题提升课(三)
视角1 历史线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拨】
1.原因
(1)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朝代
表现
特征
魏晋南北朝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江南得到初步开发
中唐以后
南方经济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
南宋时期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3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4)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转移。
4.影响
(1)对海外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宋元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3)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4)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6)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点训练1】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区
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经济重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足
答案 C
解析 图表中“北宋初年,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北宋时,北方贡献财政收入20%,南方贡献财政收入80%”“苏湖熟,天下足”分别反映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南方贡献的财政收入超过了北方,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选C项。
视角2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知识点拨】
政治局面
①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
②北宋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
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
经济发展
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