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卷(六)
1.(2020·天津南开中学模拟)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 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 C
解析 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促使大批青年学生赴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故选C项。
2.(2020·黑龙江大庆三模)鸦片战争后,徐继畬指出:“欧罗巴一土,以罗经视之,在乾戌方,独得金气。其地形则平上之中,容畜沧海数千里,亦与他壤迥别。其人性情缜密,长於制器。造舟尤极奥妙。测量海道,处处志其浅深,不失尺寸。越七万里而通於中土,非偶然也。”上述材料表明他( )
A.最早关注欧洲历史、地理和经济
B.从西方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C.认识到中国丧失主权的重大危害
D.秉持本土文化价值的立场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欧罗巴一土,以罗经视之”可见,徐继畬把欧罗巴放到“罗经”上来看,这表明他秉持本土文化价值的立场,故选D项。
3.(2020·华大新高考联盟质评)五四运动后,“走向民间”逐渐成为知识精英们的共识,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选择让学生深入工厂及乡村中宣传和帮助工农建立组织,乡村建设运动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社会动员观念的更新 D.民主革命任务的转变
答案 C
解析 五四运动前的革命宣传主要在城市,而五四运动后“走向民间”说明革命的宣传对象扩大,反映出社会动员观念的更新,故选C项。
4.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
A.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故选A项。
5.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 )
A.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
B.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D.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答案 B
解析 工农运动是大革命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由于国共合作推动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北伐胜利进军,故B项正确;材料说明不了重大成果,故C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失败的,故D项错误。
6.(2020·海南海口期末)1928年7月,***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
”***得出的这一认识( )
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右倾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这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故A项正确。
7.20世纪20年代末,中共早期领导人面对“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客观现实,提出了将“农民军”改造为无产阶级军队的主张,并通过组织和思想改造的方式推进。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奠定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强调了中共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
答案 A
解析 材料“将‘农民军’改造为无产阶级军队的主张,并通过组织和思想改造的方式推进”反映了建立服从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军队的主张,这有利于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故A正确。
8.1939年初,国民党要求各地党政***各部门“以组织对付组织”,随后,蒋介石分别委任沦陷各省区党政军机构负责人,把他们及其武装力量遣回敌后。国民政府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对敌后的控制 B.削弱日军的影响
C.树立积极抗敌形象 D.阻止中共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国民党要求各地党政***各部门‘以组织对付组织’”,说明国民政府把矛头对准中共,“蒋介石分别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