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38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60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38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docx
文档介绍:
第38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知识点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国家的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干预
背景
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③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特点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措施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结果
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2)减少国家干预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②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加强国际协调
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②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20世纪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2)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表现
①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②“中间阶层”人数增加:无产阶级呈现出中产阶级化的倾向。
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①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②影响: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③调整:20世纪70年代,减少福利就成为“改革”的内容之一。80年代,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的兴起
①原因: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表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反越战运动等。
(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
①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②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发展
(1)成就:爆炸了***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
1953—1964年
内容
①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②农业方面(改革重点):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③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评价
进步性
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局限性
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时间
1964—1982年
内容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军事工业
评价
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85—1991年
内容
①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改革成效甚微。
②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结果
造成思想混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