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预测卷02-【湖南】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5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预测卷02-【湖南】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预测卷02
非选择题(第17题15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共52分)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花的品种是亚洲棉和草棉,均从国外传来。亚洲棉最早发现于古印度,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在华南地区先种植,逐步推广至长江流城、黄河流域和东北。草棉原产于非洲,先传到阿拉伯地区,后传入伊朗等国,东汉时期传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并向甘肃扩展。三国时期,珠江、闽江流城巳普遍种植棉花。在取得栽种技术和纺织技术的突破后,棉种约在宋元之际完成了向中国内地的传播。元世祖曾设立江西、福建、渐东、湖广、江东五省木棉提举司,强迫百姓每年缴纳棉布十多万匹。明太祖于1367年下诏:“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经过元至明约两百年的传播,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巳基本推广到全国。《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室,十室必有。”
——摘编自丁培利等《中国古代“布”的材质演进一 兼论棉花在中国的普及》
材料二  中国历史人口增长曲线
——据王育民 《中国人口史》的数据制作
材料三  清乾隆年间, 植棉专家、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了一套棉花图册,记录了从植棉到纺织印染成布的整个过程,包括布种、灌溉、耘畦、摘尖、采棉、拣晒、收贩、轧核、弹花、拘节、纺线、挽经、布浆、上机、织布、练染等共16幅图,每图附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高宗南巡,观承迎驾,条举木棉事十六则,绘图以进”,乾隆皇帝对《棉花图》反复诵读,叹为观止,备加赞赏,欣然在图上题写七言诗16首,下诏颁行天下。《棉花图》因此也称《御题棉花图》,它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清代前期我国北方,特别是冀中一带棉花种植业及纺织手工业的实况,是迄今已知国内最早而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此后,方观承精心临摹副本,并将其付诸石刻。《棉花图》原本不知所归,但刻石完好流传至今。
——摘编自蒋介石 《新生活运动之要义》(1934 年2月)
(1)根据材料一,简述棉花传人中国并得到推广的历史过程,并概括中国古代推广与利用棉花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公元3世纪至16世纪中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泛植棉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并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御题棉花图》颁行天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御题棉花图》的历史价值。(5分)
【详解】
(1)历史过程:分两路传入,根据材料“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在华南地区先种植,逐步推广至长江流城、黄河流域和东北”“草棉原产于非洲,先传到阿拉伯地区,后传入伊朗等国,东汉时期传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并向甘肃扩展”可知,汉代时期分两路传入中国,亚洲棉传入华南地区,后逐步推广至内地,草棉从新疆传入,逐步在西北地区扩展;根据材料“经过元至明约两百年的传播,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巳基本推广到全国”可知,宋元之际完成了向中国内地的传播;到明朝中后期,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已基本推广到全国。特点:根据材料“在取得栽种技术和纺织技术的突破后,棉种约在宋元之际完成了向中国内地的传播”可知,受到栽种技术和纺织技术的影响;根据材料“元世祖曾设立江西、福建、渐东、湖广、江东五省木棉提举司,强迫百姓每年缴纳棉布十多万匹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