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椭圆9x2+16y2=144的焦点坐标为 .
2.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2t+1(位移单位:m,时间单位:s),则t=1时质点的速度为 m/s.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D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4.如果函数y=f(x)的图象在点P(1,0)处的切线方程是y=﹣x+1,则f′(1)= .
5.定点P不在△ABC所在平面内,过P作平面α,使△ABC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共有 个.
6.方程+=1表示椭圆,则k的取值范围是 .
7.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3cm,AA1=2cm,则四棱锥A﹣BB1D1D的体积为 cm3.
8.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x,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16x的焦点相同.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9.用a,b,c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γ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若a∥b,b∥c,则a∥c;②若a⊥b,b⊥c,则a⊥c;
③若a∥γ,b∥γ,则a∥b;④若a⊥γ,b⊥γ,则a∥b.
10.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线段F1F2被抛物线y2=2bx的焦点F分成5﹕3的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11.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12.已知三棱锥P﹣ABC的所有棱长都相等,现沿PA,PB,PC三条侧棱剪开,将其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若这个平面图形外接圆的半径为,则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 .
13.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最大值为 .2·1·c·n·j·y
1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点P是棱上一点,则满足|PA|+|PC1|=2的点P的个数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函数f(x)=x2+1,
(1)求在区间[1,2]上f(x)的平均变化率;
(2)求f(x)在x=1处的导数.
16.如图,平面PAC⊥平面ABC,AC⊥BC,PE∥CB,M,N分别是AE,PA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ABC;
(2)求证:平面CMN⊥平面PAC.
17.根据下列条件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两准线间的距离为,焦距为2;
(2)已知P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和,过P点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21cnjy.com
18.如图,用一块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木板,在教室的墙角处围出一个直三棱柱的储物角(使木板垂直于地面的两边与墙面贴紧),试问应怎样围才能使储物角的容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9.如图,圆O与离心率为的椭圆T:+=1(a>b>0)相切于点M(0,1).
(1)求椭圆T与圆O的方程;
(2)过点M引两条互相垂直的两直线l1、l2与两曲线分别交于点A、C与点B、D(均不重合).
①若P为椭圆上任一点,记点P到两直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求d12+d22的最大值;
②若3•=4•,求l1与l2的方程.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2x2﹣y2=1.
(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过点Q作直线l与双曲线C1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直线l的方程;
(3)设椭圆C2:4x2+y2=1.若M、N分别是C1、C2上的动点,且OM⊥ON,求证: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21教育网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椭圆9x2+16y2=144的焦点坐标为 (,0) .
考点: 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 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 将椭圆的方程9x2+16y2=144化为标准形式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