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向3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5页2.4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向3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重点)-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doc
文档介绍:
考向35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
1.(2021·全国高考真题)(多选题)在正三棱柱中,,点满足,其中,,则( )
A.当时,的周长为定值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
D.当时,有且仅有一个点,使得平面
【答案】BD
【分析】
对于A,由于等价向量关系,联系到一个三角形内,进而确定点的坐标;
对于B,将点的运动轨迹考虑到一个三角形内,确定路线,进而考虑体积是否为定值;
对于C,考虑借助向量的平移将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点的个数;
对于D,考虑借助向量的平移将点轨迹确定,进而考虑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来求解点的个数.
【详解】
易知,点在矩形内部(含边界).
对于A,当时,,即此时线段,周长不是定值,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故此时点轨迹为线段,而,平面,则有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其体积为定值,故B正确.
对于C,当时,,取,中点分别为,,则,所以点轨迹为线段,不妨建系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所以或.故均满足,故C错误;
对于D,当时,,取,中点为.,所以点轨迹为线段.设,因为,所以,,所以,此时与重合,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等价替换,关键之处在于所求点的坐标放在三角形内.
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
(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
(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
(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
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概念
表示
零向量
模为0的向量
0
单位向量
长度(模)为1的向量
相等向量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
a=b
相反向量
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
a的相反向量为-a
共线向量
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
a∥b
共面向量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
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
(1)共线向量定理
空间两个向量a与b(b≠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λb.
(2)共面向量定理
共面向量定理的向量表达式:p=xa+yb,其中x,y∈R,a,b为不共线向量.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得p=xa+yb+zc,{a,b,c}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
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
①两向量的夹角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在空间任取一点O,作=a,=b,则∠AOB叫做向量a,b的夹角,记作〈a,b〉,其范围是0≤〈
a,b〉≤π,若〈a,b〉=,则称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
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b,则|a||b|cos〈a,b〉叫做向量a,b的数量积,记作a·b,即a·b=|a||b|cos〈a,b〉.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λa)·b=λ(a·b).②交换律:a·b=b·a.③分配律:a·(b+c)=a·b+a·c.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设a=(a1,a2,a3),b=(b1,b2,b3).
向量表示
坐标表示
数量积
a·b
a1b1+a2b2+a3b3
共线
a=λb(b≠0,λ∈R)
a1=λb1,a2=λb2,a3=λb3
垂直
a·b=0
(a≠0,b≠0)
a1b1+a2b2+a3b3=0

|a|
夹角余弦值
cos〈a,b〉=(a≠0,b≠0)
cos〈a,b〉=
5.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表示
(1)直线的方向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是指和这条直线平行(或在这条直线上)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向量,一条直线的方向向量有无数个.
(2)平面的法向量
直线l⊥平面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这个向量叫做平面α的法向量.显然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它们是共线向量.
(3)
位置关系
向量表示
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n1,n2
l1∥l2
n1∥n2⇔n1=λn2
l1⊥l2
n1⊥n2⇔n1·n2=0
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n,平面α的法向量为m
l∥α
n⊥m⇔n·m=0
l⊥α
n∥m⇔n=λm
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m
α∥β
n∥m⇔n=λm
α⊥β
n⊥m⇔n·m=0
【知识拓展】
.(2021·江苏高三)已知数组,,,则(  )
A.1 B.—1 C.2 D.
2.(202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