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7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41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7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doc
文档介绍:
1.政治:一方面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灵活的措施对边疆地区加强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2.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显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
3.思想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第7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建立
1.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后来,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二、政治制度
1.废除宰相
(1)表现: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2)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立内阁
背景
宰相废除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设立
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俗称“内阁”
职责
内阁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发展
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极大,被比喻为宰相
3.宦官专权
(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
(2)表现: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皇帝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中国古代宰相制和内阁制的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点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地位
“百官之首”,地位巩固
仅是顾问侍从,权力源于皇帝个人信任
职权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遵旨拟诏,不参与施行,无属官
性质
国家法定中央机构
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
影响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对皇权无约束力,强化君权
三、对外交往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评价
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郑和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
(1)物质基础:明初国力强盛。
(2)客观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提高;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等等。
(3)主观因素: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具有坚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郑和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等等。
2.倭寇之患
(1)原因:从元朝末年起,“倭寇”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2)表现: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造成巨大破坏。
(3)戚继光抗倭
①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
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
②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西方侵扰
(1)背景: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②稍晚的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明朝前期严厉禁止海外贸易的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3)倭患日益严重是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
四、民族关系
边疆
民族
明朝中央政府与各族的关系
北部
蒙古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
(1)明前期,为防御蒙古人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明成祖营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