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时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4页1.9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课时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课时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迅速提高群众参政能力
B.增强人民当家作主意识
C.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谁养活了谁”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故选B项;题干不能体现“迅速提高”,排除A项;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此时是过渡时期,排除D项。
2.1949年9月7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 )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民族问题应该采取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由材料内容可知***认为中国不采取联邦制是为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并没有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排除A项;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中***是反对实行联邦制,排除C项;***主张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非“一国两制”,排除D项。
3.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旨在强调( )
A.要求保障少数民族人民权利的实现
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核子,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电子,所以***旨在强调的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选C项;由材料可知***论述的是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而非民主问题的,排除A项;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与材料***对民主政治的论述无关,排除B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吸取“文革”的教训提出的,排除D项。
4.1954年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强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故选D项;社会主义突出党的领导、公有制、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方面,排除B项;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不同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临时地位性质,排除C项。
5.1951年***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 )
A.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
B.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C.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
D.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51年***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可知,此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且有多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还未占主体,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恢复经济的措施,不是结果,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恢复经济的措施,不是公有制经济的建立,排除C项;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排除D项。
6.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为月息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这一政策( )
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