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46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课时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显示了中国政治、社会的黑暗***。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 )
A.贪官横行 B.割地赔款
C.徭役繁多 D.军阀混战
【答案】D
【解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统治黑暗,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项正确;A、C两项是黑暗、***的表现,错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实行以华治华,且材料未体现割地赔款,B项错误。
2.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劳工作战英勇
B.法国缺乏作战兵力
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
D.中国劳工对协约国贡献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国福煦将军对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他们是“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中国劳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中国劳工主要做后勤服务,很少直接参与战争,排除A项;一战中,大量的中国劳工被派往欧洲,主要是因为法国人大量参战,劳动力缺乏,而不是法国缺少兵力,排除B项;题干中法国将军福煦对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劳工对协约国的贡献大,“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反映的仅是问题的表象,排除C项。
3.20世纪初,在华英国观察家辛博森指出,中国问题的关键不是政局派别林立,而是外国的手伸得太长,在这些派别中挑挑拣拣,却又漫不经心;当古老中国终于表达出希望在国际社会中自立自主的合理愿望时,外国的手却又缩了回去,不愿给予实质的帮助和支持。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军阀割据给列强以可乘之机
B.外交政策缺乏灵活应变
C.现代化面临严峻的内外环境
D.社会发展呈现两难选择
【答案】C
【解析】辛博森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国内政局派别林立,外部又有列强插手其中攫取特权和利益,而且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不愿给予中国真正的帮助和支持,说明当时的中国同时面临国内国外两种困境,故选C;A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中国面临的困难是内忧外患,不是外交政策不够灵活,排除B;是中国面临内外两种困境,而不是面临两种选择,排除D。
4.下表是1916—1925年北洋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军费增长的情况。通过图表可知,与军费增长相关的背景是( )
年份
岁出总数
(百万元)
军费支出
(百万)
军费占岁
出总数的
比重(%)
军费增长指数
(1916年=100)
1916
471.5
159.4
33.8
100
1919
495.8
217.2
43.8
136
1925
634.4
297.7
46.9
187
A.农民起义不断 B.参与国际战争
C.国内匪患严重 D.军阀混战不休
【答案】D
【解析】通过表格内容可知,在1916—1925年,北洋军阀的军费预算开支在整个财政开支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各派军阀之间割据混战,军费开支较大,故选D项;在1916—1925年,没有出现农民起义现象,排除A项;参与国际战争是军费开支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北洋政府并未真正派兵参战,中国主要派遣的是劳工,排除B项;军费预算开支的增长与国内匪患严重没有很大关系,排除C项。
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
(家)
创业资本数
(元)
工人人数
(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 759
500 620 000
557 622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表现为促进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故选D项。
6.据下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1913年—1918年上海从外国进口金属情况表
年份
数量
(公吨)
总费用
(银两)
每吨价格
(银两)
1913
125 303
9 575 886
76.42
1914
121 087
9 279 659
76.64
1915
82 818
8 601 684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