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卷(八)
1.“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农业科技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思维的更新
答案 A
解析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只有依靠有规律的农耕才能支撑定居居民的生活,也只有农业耕种才能生产出人类生存可依赖的粮食,从而使人类告别采集生活,故选A项。
2.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菲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 )
A.文字的出现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B.文字的出现和城市的兴起
C.国家机器的产生和法律的制定
D.阶级的出现和文明的多元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三个区域文明成就的举例均涉及文字和城市,故B项正确;国家机器包括军队、监狱等,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法律,故C项错误;题干中也未涉及阶级,故D项错误。
3.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
B.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之间缺乏交流性
D.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
答案 B
解析 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代表性成就:法典、建筑、制度和文字。但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农业文明时代任何文明不可或缺的四个发展方向,故B项正确。
4.古代世界很多国家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从而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促使古代帝国对外扩张的根源是( )
A.农耕文明的优势 B.游牧文明的特性
C.社会分工的发展 D.政治管理的进步
答案 A
解析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代世界的帝国基本上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对外扩张的潜能,故A项正确。
5.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
A.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C.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D.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出增加了新的城邦,但没有体现出各城邦以某个城邦为中心形成从属关系,故A项错误;新城邦开拓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贸易范围,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霸权国家,故C项错误;新的城邦没有瓦解城邦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
6.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这表明波斯帝国( )
A.主要依靠神权来维护统治
B.严格奖惩以加强中央集权
C.注重社会教化以巩固统一
D.宣扬君权神授和法制理念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可看出大流士一世一是靠严格奖惩的法制理念,二是靠君权神授的神权理念,建立了对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