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①汉语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汉语语音的基本感知单位是________。
③构成汉语音节的三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言以蔽之,汉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济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性。
答案:①经济性 艺术性 ②音节 ③声 韵 调 ④简明 简约 以少胜多 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福祉(zhǐ) 菜畦(xí) 拗断(ǎo)
视若草芥(jiè) 祓除(bá)
B.肄业(sì) 谙熟(ān) 吮血(shǔn)
同仇敌忾(kài) 僭称(jiàn)
C.思忖(cǔn) 口讷(nà) 盘飧(sūn)
面面相觑(qù) 猿猱(náo)
D.赧然(nǎn) 衅端(xìn) 赡养(shàn)
妍媸毕露(chī) 戏谑(xuè)
解析:选D。A.“畦”应读qí,“祓”应读fú;B.“肄”应读yì;C.“讷”应读n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撕打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洽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解析:选B。A.理—礼,C.撕—厮,D.罄—馨。
4.选出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那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A.品味 B.品位)
②文学需要深厚的文化________和深沉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些则只能流于一般的情感宣泄和浅薄的心灵安慰。(A.内涵 B.蕴涵)
解析:①“品味”意为“尝试滋味”,是动词,常常用副词修饰;“品位”常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是名词,往往用形容词修饰。了解这一语法特点,再对该句语境略加分析,即可发现正确答案是B。②“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蕴涵”,是动词,包含。根据语境当选A。
答案:①B ②A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言的人更多了:评论员在新闻背后摇唇鼓舌,官员在网谈中积极回应,知名的慈善家在呼唤爱心,普通的志愿者也在就事论事。
B.这边农民工子女上学磕磕绊绊,那边富二代培训教育却红红火火,冰火两重天之状态让人感慨良多。
C.严川是家庭伦理剧中典型的“三夹板男人”,夹在老婆和妈妈之间,不能左右逢源,反而经常推波助澜家庭矛盾。
D.日本的消费者确实够强大,代表日本消费者的日本媒体确实敢讲真话,以至日本市场上的任何产品质量瑕疵,都会遭到不舍地穷追猛打。
解析:选B。A.摇唇鼓舌:指用言辞进行煽动、游说或大发议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妥。C.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可做宾语、定语,不能带宾语。D.穷追猛打:对于溃败的敌人不断追击。与
“不舍”内容重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