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知识纲要.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知识纲要.doc
文档介绍: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概述:
商路的开辟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物资、技术和精神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世界其他区域的商道,同样展示出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单元课标要求:
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
2.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九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标要求: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课重点: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盛衰;
本课难点:古代商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表现;
知识概要
一 丝绸之路
1. 概念:是古代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商道,是古代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 事件——张骞通西域 “凿空”
(1)时间:前138年(汉武帝时期)
(2)目的: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同夹击匈奴
(3)历史作用:张骞获得大量的西域资料,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 路线
(1)汉朝: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在新疆、中亚地区比较复杂;西出阳关或玉门关后,分为南道、北道和中道。
(2)南道和中道大体上形成于汉朝,北道是在隋唐时期新开辟的。
4. 衰落——宋朝
原因有二:割据、战乱的影响;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
二 欧亚大陆其他东西交通线
1. 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小亚细亚
(2)事例:匈奴、突厥等民族的西迁
2. 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地。
(2)事例:唐宋时起,中原与青藏高原形成茶马互市。
3. 海上丝绸之路 后来居上
(1)西汉,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2)宋元时期,能制造出巨舟,采用帆索和指南浮针,出洋航海十分频繁。
(3)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4)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口岸成为重要交通枢纽。郑和下西洋是古代海上交通的巅峰。
4. 四条丝绸之路
兴起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主要贸易商品
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
隋唐
明清
丝绸
草原丝绸之路
夏商
蒙元
明清
(民族迁徙)
西南丝绸之路
夏商
隋唐
宋明之后
茶叶、马匹
海上丝绸之路
春秋战国
郑和下西洋
鸦片战争之后
瓷器
三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 传出: (1)丝绸、铁器和瓷器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制瓷技术、治铁技术经过西亚向西传播。
(2)瓷器、茶叶主要经过海路外销,瓷器上的传统纹饰传入西亚和北非。青花瓷器世界著名。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2. 传入: (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