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专题23 经济与社会生活【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4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专题23 经济与社会生活【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23: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管仲对齐桓公提出“九惠之教”,其中一项要求是对遭遇灾荒之年的农民进行“赈困”《秦律》中规定“盗徙封”者(私自移动田界的人),要被施以“赎耐”(耐:剃去鬓发的刑罚)。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国家与小农具有共生关系 B.国家实现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C.各国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 D.农民对国家权力缺乏依赖性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管仲建议政府帮助农民渡过灾荒年,战国时期的《秦律》严厉打击私自移动田界的行为,保护土地私有等,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国家注意稳定小农经济,与小农具有共生关系,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家对土地“直接控制”,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各国都倡导仁政和法治兼顾,C项错误;农民对国家权力缺乏依赖性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2.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马铃薯在爱尔兰成为最主要的粮食,而在德意志地区,马铃薯代替了粥食,这说明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区域饮食结构的变化,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当前依然存在饥饿问题,排除A项;物种交流是殖民扩张的结果,但并不能延缓殖民扩张的进程,排除B项;德意志地区并未涉及到人口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
3.国家统计局《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显示,辽宁省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67.8亿斤,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中国碗,辽宁粮”表明粮食主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目前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下列属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利因素是
①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②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③工业化、城市化加速   ④全球人口的大增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物生产的现代化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①②正确,D符合题意;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和全球人口增加会加大粮食的消耗,③④错误,ABC排除。故选D。
4.中国古代,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且遭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小农经济形态的长期存续 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C.农业生产水平的长期停滞 D.农村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一锄一镰”“且遭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等信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简单,具有顽强的再生产机制,很容易维持这种经济形态,从而导致小农经济形态长期存续,故答案为A项;这种特点与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没有关系,排除B项;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水平也有一定提高,排除C项;农村租佃关系的发展是由于私有土地的集中,排除D项。
5.19世纪40年代,英国疾病多发。曼彻斯特近郊的传染病,对许多人而言,是致命的,在问大多数病人他们从哪里得来的寒热病时,他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