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4页55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docx
文档介绍:
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课程标准]
1.认识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一 辽宋夏金元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农业
(1)耕种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3)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2.手工业
(1)制瓷业
(2)矿冶业
(3)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3.商业发展
(1)特点: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表现
4.城市繁荣
(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知识点二 经济重心南移与社会的变化
(一)经济重心南移
1.表现
(1)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
(3)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4)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2.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朝廷在科举考试中采取南北分卷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二)社会的变化
1.宋朝时期
(1)门第观念的淡化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
①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
②宋朝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③人们的婚姻择偶也发生了变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雇佣。
②租佃关系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①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2.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知识点三 儒学的复兴
1.儒学复兴运动
(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3)内容
(4)结果:理学或道学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
2.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2)主张
(3)朱熹对儒学教育探索:将《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加以注解,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4)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四 文学艺术与科技
1.文学
(1)宋词
(2)元曲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2.艺术
(1)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2)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3.三大发明
(1)概况
(2)影响: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4.其他科技成就
(1)沈括:代表作是《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农书》,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5.少数民族文字
(1)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进行文学创作。
(2)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4)蒙古
①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②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1.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