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预测卷02-【江苏】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8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预测卷02-【江苏】冲刺2023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人教)(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预测卷02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满分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舶司(使)是唐、宋、元、明时期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的办事机构。唐代采取鼓励海上贸易的政策,对蕃商优礼相待,“常加存问”,对输入的蕃货“不得重加率税”,十分注意政治影响。宋代市舶司基本沿袭唐制,但较唐代略为完善,其管理职能较近代海关更广。元代仍沿用唐宋旧制,但管理制度更为周密,制定并完善了包括市舶原则、征收关税、市舶刑罚以及从事官营海外贸易等一系列制度。明朝初期,朝廷把发展海外贸易限制在贡舶范围内,对海外诸国朝贡的货物不予征税。随“贡品”带来的贸易货物实行高价收买的“给价收买”制度,这对财政产生了不利影响。明武宗正德年间,朝廷实行抽分制;到隆庆时期,已默允私人下海贸易,海外贸易兴旺。
——摘编自关镜石《市舶原则与关税制度》
材料二 五口通商后,清政府在各口岸设立贸易管理官员。但因海关官员经常勾结外商***受贿及对近代外贸知识和税务知识的缺乏,海关税收制度混乱不堪。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下,上海海关关税一度出现英、美、法三国领事“越俎代庖”自征自税的局面。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主张建立新海关制度,由“警醒”的“外国分子和中国官员联合起来”共同管理海关。1854年,英、美、法三国与清政府签订《上海海关组织协定》,由三国领事馆各出一名人员联合组成关税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海关事务,大清帝国的关税管理权从此逐步落入外人之手。
——摘编自蒋清宏《中国近代海关行政制度研究(1854—1869)》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海关长期由来自英、美等国的外国人担任高级行政长官,称为外籍税务司制度。1949年10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了海关总署,统一掌管全国一切海关事宜,结束了洋人控制海关的历史。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海关实行以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统制政策,强调“进严出宽”,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1956年,中国实现了贸易顺差。
——摘编自娄万锁《中国海关治理七十年:历程、经验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市舶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建立新海关制度的背景。(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海关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十分注重政治影响”“宋代市舶司基本沿袭唐制,但较唐代略为完善,其管理职能较近代海关更广”“管理制度更为周密”“朝廷把发展海外贸易限制在贡舶范围内”,可知注重政治影响;在延续中不断完善;管理职能广泛;经济功能日益突出;维持朝贡贸易。
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体制的影响、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知受朝贡体制影响,统治者追求万国来朝;小农经济占主导,海外贸易的规模相对有限;在重农抑商观念下,统治者轻视海外贸易的财政效益;统治者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市舶制度。。
(2)背景:根据材料“海关税收制度混乱不堪”“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冲击下”“英、美、法三国领事‘越俎代庖’自征自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原有海关管理制度的落后;太平天国运动对上海海关管理的冲击;中外贸易交往日益密切;西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