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升初语文试题-专项卷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 (有答案).doc


小学 六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6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小升初语文试题-专项卷 ——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 (有答案).doc
文档介绍:
专项卷——古诗与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18+18=36分)
(一)菊花
[唐]元稹
秋丛①绕舍似陶②家,遍绕篱③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①秋丛:即丛丛的秋菊。②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③篱:篱笆。
1.第一句诗中的“    ”字写出了菊花满院盛开的景象。(2分) 
2.第二句诗中的加点词,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3分) 
3.诗人“偏爱菊”的原因是  。(3分) 
4.这首诗借菊花   的特点,寄托诗人对菊花        的赞美。(6分)
5.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首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B.第一句写景,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C.第二句叙事,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直到日头西斜。
D.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
(二)青玉案①·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宝马雕车④香满路。凤箫⑤声动,玉壶⑥光转,一夜鱼龙舞⑦。  蛾儿雪柳黄金缕⑧,笑语盈盈⑨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⑩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
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    ,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        。(4分)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3分)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4分)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俗有:
      、      、      等。(3分)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17+9+16+22=64分)
(一)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①之,得狐。狐曰:“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